2019年12月27日,重庆市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在重庆第一双语学校举行。本届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委会和树人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第一双语学校、学语文之友杂志社、全视界教育杂志社、树人教育研究院云智慧课堂承办。本届活动主题是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旨在深入贯彻统编语文教材“1+X”理念的基础上,探索群文阅读课程实施路径,构建良好阅读生态,全面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女士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主任,统编中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华女士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万礼修先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综合组、方案组成员于泽元先生
重庆市教育学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重庆教育》执行副主编粟梅女士
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室主任,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魏小娜女士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重庆市教学名师,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统编教材培训专家,全国中语会理事陈家尧先生
中学特级教师,重庆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重庆一中副校长欧权先生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群文阅读推广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委会秘书长,树人教育研究院院长王雁玲女士
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树人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浩先生
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树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吕俊先生
树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研发中心研发部中学段主任方东流先生
来自重庆各区县的近1200名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的领导及语文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树人教育研究院教科研中心研究员司体忠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包括专家专题报告、专家座谈、经验交流以及群文阅读研究课展示。
欧权副校长从阅读教学的价值方面肯定了群文阅读之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他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重庆市第一双语学校的基本概况,并分享了学校的发展规划。
万礼修副院长肯定了群文阅读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突破阅读教学中“少慢差费”困境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对重庆群文阅读未来发展提出要求与希望。
魏小娜教授从目前国内阅读教学的瓶颈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群文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群文阅读基于“真实的阅读情境”促进“社会参与”素养的养成,借助“学习型阅读”促进“学会学习”素养的养成,通过“探究性阅读”促进“理性精神”素养的养成。
王雁玲院长强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群文阅读深入契合了语文统编教材“1+X”的理念,契合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大任务、大单元、大情境的设计理念,符合课改、教改的时代潮流。
钟燕会长通过比较全球其他国家的阅读教学状况,强调中国的阅读教学更有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需要给学生提供适合阅读的书籍。群文阅读在组文方式上呈现结构化的文本,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阅读质量,是当前我国阅读教学改革中一个成功的范例。
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业委员会初中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
开幕式的第二项议程是举行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育专业委员会初中学术委员会成立仪式,该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提高重庆市群文阅读课程与教学研究水平。同时,经研究,委员会遴选了第一批实验学校。
王本华主任作了《基于1+X理念的群文阅读》的报告。报告从“为什么要重视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有哪些基本特点”以及“我们需要建设一套怎样的群文阅读读本”三个方面展开。
王本华老师特别强调:群文阅读契合了高中统编教材大单元设计的理念,契合了21世纪以来阅读教学的转型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群文阅读1+X读本》体现出几个鲜明的特征:1.议题脱胎于教材,是教材的有效补充;2.选文立足于教材,是教材的延伸;3.任务设计的情境化与结构化;4.重视阅读链接;5.强调创造性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于泽元教授作了题为《群文阅读:走向文本的内在规律》的报告。于教授着重解析了“从结构化到文本的内在规律、文本内在规律的价值及常见类型、基于文本内在规律的群文建构、基于群文的文本内在规律探究、基于群文的文本批评与创新”几个方面的内容。于教授通过典型而丰富的案例指导老师们把握文本的形式规律、审美规律和意义规律。最终,群文阅读要走向文本的内在规律,养成基于文本的高阶思维,进而走向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
陈家尧老师作了题为《群文阅读的课程实施》的报告。陈老师从群文阅读三要素到课程实施中议题的确定、文本的组织和建构展开讲解。陈老师指出:在议题的确定中可以从人文主题、篇章技巧、策略方法、思维方法以及言语实践等方面确立流程;在文本的组织中强调文本选择的原则、文本的组合类型等;在建构过程中突出文本呈现的多元类型并倡导主体参与,最终促进共识的达成。最后,陈老师强调:阅读就是理解,阅读力就是学习力。
左起为:刘静、喻晓红、魏小娜、张传书、方东流
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专家座谈环节,旨在通过聆听专家对群文阅读的思考和对群文课堂的观察,促进参会教师对研究课例的深入思考。五位专家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交流:如何在学校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备课有什么不同?怎样设计出好的群文课来?专家主要就群文阅读教学在具体落实中的一些成功经验、探索路径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新的角度。
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张传书老师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新闻单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主张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她强调群文阅读教学不是给老师加负担,而是让老师们教得更深邃;
重庆市育才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喻晓红老师认为,群文阅读与单篇教学并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群文阅读带动整本书阅读;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刘静老师以《古人的忧乐观》一课为例,分享了自己开展群文阅读的成功经验,并强调群文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文本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人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方东流老师就群文阅读的课时安排给老师们提供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并引导老师重视对群文阅读本质的把握。
在经验分享环节,丰都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何云锋,正高级教师、中学群文阅读教学名师、重庆市凤鸣山中学语文教师蒲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王浩,分别从区域、个人、学校三个层面的经验出发,为参会老师作了群文阅读经验分享。
何云锋老师向与会老师分享了丰都县群文阅读的实施规划,并介绍了具体实施办法:1.为每一节课找出病症,开出药方;2.亲自下水,用行动解决问题。他还展示了群文阅读实施中阶段考核办法,力求构成“一主两翼”的阅读教学体系。
蒲峻老师以《民族脊梁——杜甫》一课为例,梳理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他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群文阅读的价值,即教师成为阅读内容开发者与研究者、课堂因为群文阅读而呈现教学多样性、学生随着阅读量与质的丰富真实成长。蒲老师最后还总结了初中阶段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王浩老师分享了群文阅读实践操作的方法:1.从教材到群文阅读;2.单元内部群文阅读;3.群文阅读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王老师还以《群文阅读1+X读本》中“那一代人”的议题为例,分析了群文阅读教学对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方面的价值。
重庆南开中学语文教师何琛围绕“叙事艺术中的反差”这一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从叙述事件的具体表现中概括叙事艺术中反差的内涵,然后再聚焦“反差”的内容,最终建构“反差”手法的作用,体现了在情境化的写作中“反差”手法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课堂活泼生动,讨论热烈,建构过程条理清晰,有效实现了学生学习共识的达成。
重庆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韩一嘉以一组各方人士对陶渊明的不同评价为“开课导语“,在学生齐读“开课导言”后出示议题:“走进陶渊明”。然后通过他人所作的陶渊明传记与陶渊明自传进行对比阅读,与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认识陶渊明的“难”,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中提取陶渊明的“真”。韩老师幽默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
本次重庆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重庆市初中阶段群文阅读的研究实践迈入了新的高度和新的深度,也标志着重庆群文阅读迎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重庆作为群文阅读大本营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相信,在全市广大群文阅读研究与实践同行的辛勤努力下,群文阅读将与国家教育发展大趋势、大格局深度融合,为推进我国课程改革作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重庆第一双语学校官网(重庆第一双语学校举行2019重庆市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