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有很多,那么对于同学们来说,适合的专业有哪些呢?学生们选择什么专业好就业呢?我整理了相关信息,赶快来看一下吧!
近几年频发的地震灾害,遥感技术在预测地震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也加大了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投入,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
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考虑就业情况,工资情况,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没意义,能力才是第一,同样是搞遥感的,有做底层的数据采集,中档层次的加工分析,到高级的管理层,这个工资是逐层递增,相差甚远的,一切看你自己能力了。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800-900人,性别比例:男68%:女32%,2021年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文科4%:理科96%,近几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就业率区间:2019(85%-90%)2020(90%-95%)2021(90%-95%),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大气科学。
2022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及薪酬: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并带猜酬最高的地区是厦门。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14个]、无锡[8个]、上海[3个]、青岛[2个]、广州[1个]、成都[1个]、昆明[1个]、武汉[1个]、沈阳[1个]、济南[1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绝型:厦门[5230元]、惠州[4999元]、北京[4743元]、上海[4559元]、江门[4004元]、深圳[3989元]、广州[3949元]、宁波[3926元]、南京[3857元]、苏州[3854元]、杭州[3797元]等。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较高的大学:
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行局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
可用来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搏旅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歼知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
扩展资料
遥感通过人造地球卫星、航空等平台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氏银消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
-遥感
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有教职工28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8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3人(含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4人),还有兼职教授陈述彭院士、李德仁院士等6人。现拥有"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硕士点、博士点、博衡做士后流动站,以及"摄影测量与遥感"(工学)硕士点。设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和摄影测量与遥感教研室,遥感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航空遥感技术、GIS技术与软件、卫星定位技术、成像技术、空间信息应用工程、地图制图技术、数字地球等研究室和中心实验室等。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简称北大遥感所)成立于1983年,是我国最早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的科研与教学单位之一。1981年,国家遥感中心成立,中心最早的三个部之一-技术培训部设在北京大学地理系。198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组建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改设在该所。1985年,原国家教委为推动与罩晌协调高校遥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批准成立高校遥感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设在北京大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在1994年改名为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1995年北京大学成立跨院系的地理信息中心,挂靠遥感所。2000年国家科技部成立国际空间信息技术培训研究院(IISIT),并在北京大学设立IISIT北京分院,挂靠北大遥感所。2001年北大遥感所成功申办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2001年,通过院系调整,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的全部、城市与环境学系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合并为新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并成立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采用系所合一模式管理运行,隶属于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系、所的建设得到了国家遥感中心的大力支持及UNDP项目和加拿大国际发展与研究中心(IDRC)的援助。与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的空间技术应用部(前身为区域遥感计划RRSP)等国际遥感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有人员互访交流。与马来西亚、韩国、日本、蒙古、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多次承担联合国和国家遥感中心的国际培训任务,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朝鲜、伊朗、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蒙古等国家)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理方法、计算机原理、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地学基础、遥感概论、数字图象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微波遥感、航空摄影测量、空间数据库原理、GPS原理与方法、环境遥感、地质遥感、海洋遥感、水利遥感等。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以培养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迫切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型空间信息人才为宗旨,重视培养学生扎实而广博的空间信息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坚实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应用背景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技术,能够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象处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成绩合格的毕业生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依托北大遥感所、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高校遥感联合中心、国际空间信息技术培训研究院等,具有雄厚的师物拦锋资力量,科研成果丰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专业提倡公平竞争,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学金。本专业适应性强,就业机会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适合到城市与区域规划、建设、资源、环境、国土、旅游、军事、水利、通讯、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的各级政府部门、科研院校、规划设计部门、IT公司企业从事相关管理、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所领导及成员(按姓名拼音顺序)
所 长: 童庆禧 62751960 tqx@hrsirsaaccn
副所长: 陈秀万 62757394 xwchen@pkueducn 邬 伦 62751186 lwu@urbanpkueducn 曾琪明 方裕 62767255 csfang@pkueducn
成员: 曹振刚 程承旗 杜世宏 范闻捷 方 裕 高 勇 郭仕德 焦 健 何小朝 季 然
李培军 李 琦 林旭东 刘大平 刘 瑜 刘岳峰 毛善君 濮国梁 秦其明 孙 敏
田 原 吴才聪 晏 磊 张飞舟 张 毅 张显锋 张雪虎 赵红颖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根据95份就业数据分析出: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所有 1099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865。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工学170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120。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测伍让乱绘类4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3。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遥感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教学、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测绘、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石油、矿山、煤炭、国防、军工、城建、环保、文滑轿物保护等行业和部门从事与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的科腔档研、教学、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2022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全部的内容,包括:2022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遥感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北大遥感所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好吗有没有博士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22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beimuxi@protonmail.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