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博准备工作有哪些

 2024-10-13 07:50:01  阅读 804  评论 0

摘要:清晰考试模式现有高校基本都采取统一考试(笔试),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直博这几种人才选择模式。申请-考核”制我们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对英语的要求举例,没有达到要求,则无法进入材料审核”阶段。能够证明外语能力的有效材料的原件。如:国家大学

清晰考试模式

现有高校基本都采取统一考试(笔试),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直博这几种人才选择模式。

申请-考核”制

2023年考博准备工作有哪些

我们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对英语的要求举例,没有达到要求,则无法进入材料审核”阶段。

能够证明外语能力的有效材料的原件。如:国家大学英语考试(CET)四六级、国家英语专业考试(TEM)、托福(TOEFL)、雅思(IELTS)、GMAT、GRE、俄语等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德语语言考试、法语水平测试、外语专业本科学历、海外留学经历等。★备注:未达到以上英语水平条件,但科研业绩突出或学术潜力优秀的申请人,由报考导师提出申请,须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英语水平要求可放宽到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460分。

统一考试(笔试)

大部分的院校则是直接采取统一考试的形式(笔试),或者有些院校的考生申请-考核”制没有通过的情况下,仍可以选择统一笔试。博士研究生招生英语考试和专业考试一样,基本都是招生院校自主命题(除了湖北省联考和医学统考外),命题院校有很大的自主性,不同院校对于考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考生们在进行前期准备的时候,需要仔细研读英语考试要求,研究样题或者历年真题,根据其要求,进行针对性复习。尽管大部分院校每年的题型基本相同,但是也有很多院校会改变英语考试题型和模式,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下功夫去准备。

联系导师

清晰了考试模式后,就可以着手联系导师。很多考生问: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更为合适?华慧认为,越早越好,最迟不迟于2021年9月。可以采取发邮件的形式联系意向导师(如果有多个意向导师,切记不要群发邮件)。如果导师一周内没有回复,则可以尝试再发送一份。邮件正文需要简单的自我介绍,附上简历(最好是PDF格式,以免乱码)。同时附上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对导师研究课题的关注和向往。如果有中间可以帮助联系的师哥师姐是最好不过了。如果有条件,尽可能争取和导师见面沟通的机会(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了解导师的工作)。如果该校采取的是申请考核”制,那么联系导师这一步则尤为重要。如果导师回复较为积极,往后可以每隔一段时间,采取邮件的方式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准备和研究情况,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等到学校招生简章发出后,就可以着手准备该准备的材料了。

复习工作

当然还有很多学院是采取统一考试的模式,也有部分院校即便采取申请考核的考试模式,在材料通过之后,仍有有英语考试这一关。所以,在确定好考试模式,初步联系好导师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准备英语和专业课的复习工作了。考博英语复习没有上限,当然是复习得越多,大家考场上得分越多,最后通过的概率越大;但是最低的下限,是大家根据自己的报考院校分数线要求(最好能了解到上一届考生最终录取的英语分数线),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下限设置。

英语复习规划

按现在剩余10-11个月个月的时间来看,我们一般将复习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

基础阶段

时间:4/5月-8/9月

内容:词汇,语法(长难句),阅读能力提升,听力(个别院校)

目标:

1. 基本解决8000单词辨识问题;(参考—10000词汇详解)

2. 恢复基本语法知识及能看懂一般难度长难句;(参考——长难句精解200例)

3. 先提升阅读文章的能力,非强调做题技巧;(参考——阅读理解精练220篇)

4. 进行听写训练,能听懂一般对话(有本项考核要求进行训练)

强化阶段

时间:9/10月-12月/1月

内容:各专项做题技巧训练和突破

目标:

通过做题或其他方式巩固8000单词以及拓展

把控做题时间,掌握做题技巧,提升做题正确率 (参考-专项练习书籍)

冲刺阶段

时间:

1、/2月-考前

内容:院校真题或模拟套题

目标:把握出题思路、把控考试时间、培养考场感觉

考博要做哪些准备?英语是什么难度?我的英语四级刚过。

在考博圈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考博就是考英语”,这句话也从侧方面反映了考博英语难度之高。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完全对,相信很大程度上是考生们的一种“吐槽”。考博英语由各院校自行命题,所以考试难度也略有差异,但一般来说考博英语试题的难度约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当然少数院校比六级难,有些院校甚至只相当于四级水平,那么面对难度迥异的考博英语,究竟该如何准备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考博英语的常规题型一般都含有词汇结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汉英互译、作文题。

词汇方面,考博英语保守估计需要掌握7000~8000单词,900常用动词短语。部分院校,如社科院,对词汇量的要求会比较大,大约会达到10000以上。所以词汇的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词汇记忆上同学们最好根据自身的复习时间和实际需要,可以选择考研词汇、六级词汇、托福词汇、专八词汇、或者GRE词汇进行备考。

首先,删除已经熟练掌握的词汇,以免浪费时间。其次一定要坚持合理的复习原则,形成有计划性的记忆模式。另外要有重点的记忆。任何时候学习单词的时候都应该区分、有重点地学习。而且考博大纲对于不同的考博词汇往往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有的单词要知其义,有的单词则要求掌握其搭配和用法。

其次在语法复习上,要想在短期内提高语法基本功,最理想的办法就是“做题”。但这不是说搞“题海战术”。做题是要讲究方法的,要通过题目温习语法现象,发现自己的语法薄弱环节,进而各个击破。此外,错误——特别是重复的错误一定要格外注意。统统记录下来,要以你自己的方式记录,加深印象。

考博英语作文一般都是都是命题作文,即给定题目写一篇200~250词的议论文。作文应当认真准备。这是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的项目。针对作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抄”,当然不是去乱抄,而是去通过了解各类优秀范文或是院校历年真题来熟悉出题规律和模式,去模仿和学习优秀的方法。

当然除了上述的几类复习方法之外,另外在考博英语的备考初期,同学们还有几点准备需要做好:

1. 了解所考院校的出题规律。

要想了解一个院校的出题规律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历年真题来熟悉,真题的效力自不必说,至少能够给你心理安慰。其次能够帮助你制定复习计划和复习重点。当然有的试题不能轻易得到,这就要求大家耳目众多,信息灵通,复习充分;有时候从有过类似考试经历的师兄那里得到消息也是不错的选择。实在没有真题的话,“假题”或别处的真题也可替代,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此外还有一点要格外注意,有的朋友喜欢复习完整了(指所有的词汇、语法、听力等都过一遍),才去做题,这个要不得。否则你会发现时间不够了。一定要在复习的同时做题,将有限的复习投入到无限的做题中去。以做题养复习,本来就是上上之策。网整理了各大高校的考博英语历年考试真题可供考生免费练习。

2. 有复习侧重点

要制定好复习计划,有针对性的去准备,例如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哪些是较为薄弱的地方,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比如,中科院的试题感觉比较正统,有与6级一脉相承之感;而有的院校可能侧重翻译、或者侧重阅读、侧重听力等等。这就要求大家知己知彼。所以,试题真题的重要性凸现出来。

3. 调整心态

考博英语难度自然不言而喻,在遇到备考不顺利的时候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备考心态,另外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国内考博需要怎么准备?难度大吗?

考博的难度当然是很大的,首先你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相当扎实,并且有长期做学术研究的这个觉悟,否则还是不要考虑考博了。

首先在考博前一年的8月-10月期间联系导师,去学校的官网找你想考的博导的联系方式,主要是电子邮箱,在不熟且没有介绍人的情况下不建议打电话或登门拜访,很多博导都是比较忙的,打电话会打扰到,还是email比较友善一点。

根据导师的回复来决定要不要考,如果没有回复就基本不要考虑了。

考博可以报多个学校,这样的话最好去考专业课程差不多的学校。有时虽然是同一个专业,考的内容也有差距很大的。

专业课的话,在得到导师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问问导师有没有参考书,有的导师会提供一些,也有的说没有参考书的,那么可以了解一下导师的师承关系(文科可以如此,理科就不清楚了)。

看看相关方面的书,或者直接看专业权威书籍也行。要能联系到师兄师姐是最好的,了解一下专业课考试的题型。

英语方面,个人感觉除了南开大学的英语是比较简单的外,大多数985学校的英语都是挺有难度的(当然是针对我这个英语渣而言)。清华北大的题是难度大,而复旦上交厦大的我只能用变态来形容了。

做出考在职博士决定之前,你需要慎重考虑一下自己考博的目的,和自己将来想从事的工作。如果只是因为硕士毕业后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么考博并不是你最好的选择。其实,在读完博士的四年后,你的就业面就会更窄了,即,主要是科研机构,高校,及政府机关。

企业一般对于在职博士这样高学历的人才需求较少,因为企业中的大部分工作本科生和硕士就足够了。只有真正想做学问,对学术上的研究有兴趣的人才适合走博士这条路。在明确了考博的目的和动机之后,先介绍一下一些考博的基本信息吧。

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概况:在职的博士生招生工作的计划、报名和考试日期全国未作统一规定,由各招生单位自定。各招生单位的招生专业目录、公布时间、邮购或索取的手续、方式等均不同。考生应注意招生单位的网站和招生广告,或与招生单位取得联系。

在职博士考试如何抓重点:

第一、必须抓住所考科目的“核心要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系列重点,必须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即使考题跑出了你的重点范围,运用你所掌握的“核心知识”,答题也不会差很远。也就是说专业课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必须具备。

只要把这些基本的东西搞得很透,一般不会出问题。课本上有些东西都是“陪衬”,如果没有充足的精力,根本就不用看,一般不会考。这样,可能考的内容很精通,考试成绩就容易提高。

第二、搞清楚历年考试题型。题型是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关系密切。一般考试题型定了,考试内容也就基本定了。考试题型以及历年考试题,可以通过同学或者朋友从报考学校获得。

一般考试题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比如有的高校爱出资料题,对此,首先要找到相关的原理,这需要基本功扎实,然后分析资料,结合实际谈你的看法。

国内考博需要怎么准备?难度大吗

不管是论文提前完成也好,还是做到一半也好。在考博前一个月的时候就要全身心投入考试复习了。论文可以放到考完博士后再继续写。我当时就是这种状况,9月初的时候论文还没有写完,但是10月初就要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因此,只能先将论文放一放,全部时间都投入考博中去。重点对容易拿分的科目进行复习,我当时是考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英语和一门专业课。说实话,离考试一个月的时候复习英语的用处不大,或者说会收效甚微。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课就不同。很多都是客观题,这些客观题比较容易拿分。一定要对这样的科目重点进行复习,我们学校的考博英语基本上都是翻译和作文,这样的考试内容提高非常慢,英语这门学科也不是靠运动式突击就可以提高的。

在考博复习的时候同样要掌握好一些技巧,就是收集历年来的考题,摸清出题的范围和思路,这样可以快速缩小范围,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复习那些年年都考的基础题,一些比较难的不怎么考的题该忽略就要忽略,千万不能抓住芝麻,丢了西瓜。

学术成果计分后,在面试环节,那些有较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同学就会脱颖而出,因为博导们都喜欢这样有能力潜心钻研还能将成果发表在重要期刊上的学生,面试的分就相对比较高。而那些在学术成果上表现平平的学生,不但学术成果分比较低,就连面试分也不会高,竞争力马上就下来了。因此,硕士研究生在一入学就要着手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拟研究的内容,确立目标之后,要加班加点完成研究内容,然后撰写相对应的学术论文完成投稿—修改—录用整个过程。目前,很多高质量的期刊审稿周期都比较长。可能审稿加修改的时间就远远超过一年,因此,要想在硕士阶段就发表重要学术成果必须早下手、早着手,否则,周期根本就来不及。一旦学术成果发表受到影响,就会直接影响考博分数。

在考博需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点中,最重要也最难达到的就是第3点,不付出一番辛苦基本上很难做到。而且硕士如果能够培养起一种好的研究习惯,出一些研究成果,将会对博士期间的学习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硕士阶段就在重要期刊发表学术文章的学生上博士后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在博士期间还可以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的项目。如果基金获批将会给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反而,硕士阶段没有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并未作出成果的,上博士后就要显得忙乱,摸不着头绪,过得就不会很愉快。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2023年考博准备工作有哪些】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news/59821.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844秒, 内存占用2.02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