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

 2024-12-24 20:57:01  阅读 393  评论 0

摘要: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在综合知识的考试中人文常识需要日积月累,今天我们来区分一下年号、庙号和谥号。首先我们来看年号。年号起源于中国,确切的说,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也就是说在汉武

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综合知识的考试中人文常识需要日积月累,今天我们来区分一下年号、庙号和谥号。

首先我们来看年号。年号起源于中国,确切的说,是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也就是说在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从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年号,有些帝王只有一个年号,有些则有多个。例如,明清两代帝王的年号都只有一个,康熙、雍正、乾隆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年号;而唐朝的皇帝则十分任性,他们给自己弄出来很多个年号,唐高宗李治有多达14个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等等都是唐高宗使用过的年号。年号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用于纪年。一般改元从皇帝下诏的第二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古代纪年的时候,往往就用当朝皇帝的年号来纪念,比如说唐朝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其中天宝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天宝十四年就是天宝这个年号使用的第十四年,在这一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

其次我们来对照一下庙号。早在商王朝就已经开始使用庙号,但是周王朝推翻商王朝之后便废除了庙号,直到汉朝又重新被使用,在这期间,庙号被废止了将近一千年。庙号的使用,通常是在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被后世追尊的名号。例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等等,这些称呼都是庙号的称呼。通常情况下被称为太祖的,多是开国皇帝或者被追封的庙号。例如汉太祖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魏太祖曹操则是被曹丕追封的庙号。仅次于太祖的庙号是太宗,通常情况下称为太宗的都是王朝的继任者,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继任者;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任者。

最后我们再来对比谥号。一个历史人物死后,为了对这个人物进行盖棺定论,我们会使用谥号来概括。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并不是皇帝的专利,帝妃、诸侯、大臣死后也可以使用谥号。谥号自周王朝便已经开始使用,秦始皇时期废除谥号,汉朝开国之后重新恢复使用。例如周幽王的幽字、郑庄公的庄字,都是谥号。谥号有褒贬之分。历史上美谥有如下几个字: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这些字都含有褒义;同样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此外还有一类谥号称为平谥,有如下几个字:怀、悼、哀、闵、思、殇,这些谥号有同情的意味在里面。由于历史上的人物谥号的字数都比较多,所以我们通常并不使用谥号称呼他们,而是使用庙号或者年号来称呼他们。例如唐朝皇帝李世民,年号是贞观,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我们来总结对比一下这三类称号的用法。年号用于皇帝生前,由皇帝自立;庙号是皇帝死后,被后世尊封;谥号的使用则未必仅限于皇帝,同样是人死后被后世评价,但是有明显的褒贬之分。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区分年号、庙号和谥号】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offcn/704911.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032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