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是本科还是专科

 2025-01-16 22:57:01  阅读 101  评论 0

摘要:建筑学是本科专业。根据本科专业目录,建筑学专业属于建筑类下设专业。专业代码:082801,修学五年,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农业

建筑学是本科专业。

根据本科专业目录,建筑学专业属于建筑类下设专业。专业代码:082801,修学五年,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建筑学专业是本科还是专科

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修业年限:五年/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

发展前景: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主要有四个方向: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学考取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规划工作也是不错的;另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97.3%。可就业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咨询部门,相关科研和教学部门及政府管理部门,也可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等方向研究生。

建筑学专业2023年在全国招生的科类或选科要求如下:

省份专业层次专业名称科类要求/选课组合
辽宁本科建筑学首选历史,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地理、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科必选)、首选物理,再选生物/地理(2选1)
浙江本科建筑学物/史/地(3选1)、物理必选、物/地/技(3选1)、物/史/技(3选1)、物/化/技(3选1)、史/地/技(3选1)、物/化/地(3选1)、物理/化学(2选1)、物理/历史(2选1)、史/生/地(3选1)、物/化/生(3选1)、物/史/化(3选1)
安徽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山东本科建筑学物/史/地(3选1)、物理必选、物/化/地(3选1)、史/化/地(3选1)、物理/历史(2选1)、物理/化学(2选1)、历史/生物(2选1)、物/史/化(3选1)、物/化/生(3选1)、物/史/生(3选1)、物理、历史(2科必选)、物理/生物(2选1)、物理/地理(2选1)、史/生/地(3选1)
河南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广西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重庆本科建筑学首选历史,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科必选)、首选物理,再选生物/地理(2选1)、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科必选)
四川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云南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山西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内蒙古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吉林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黑龙江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江西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贵州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陕西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甘肃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青海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宁夏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新疆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河北本科建筑学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历史,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地理、首选物理,再选生物/地理(2选1)、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科必选)、首选物理,再选化学、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湖北本科建筑学首选历史,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生物/地理(2选1)、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湖南本科建筑学首选历史,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生物/地理(2选1)、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科必选)、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上海本科建筑学物/地/史(3选1)、物理必选、物/化/生(3选1)、物理/化学(2选1)、物理/历史(2选1)、史/地/物(3选1)
海南本科建筑学物理必选、物/史/地(3选1)、物理/历史(2选1)、物/化/地(3选1)、物/化/生(3选1)、物/史/生(3选1)
北京本科建筑学物理必选、物理/历史(2选1)、物/史/地(3选1)、历史/地理(2选1)、物/化/地(3选1)、物理/生物(2选1)、物/化/生(3选1)
江苏本科建筑学首选历史,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地理、首选物理,再选生物/地理(2选1)、首选物理,再选化学、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科必选)
福建本科建筑学首选历史,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科必选)、首选物理,再选化学、首选物理,再选地理、首选物理,再选生物/地理(2选1)
广东本科建筑学首选历史,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不限、首选物理,再选生物/地理(2选1)、首选物理,再选地理、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科必选)
西藏本科建筑学文理兼收
天津本科建筑学物理必选、物/史/地(3选1)、物理/历史(2选1)、物理/化学(2选1)、物/化/生(3选1)、物/化/地(3选1)、物/史/生(3选1)、史/生/地(3选1)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建筑学专业是本科还是专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012124.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368秒, 内存占用2.02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