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还叫老人节

 2025-03-16 20:12:01  阅读 153  评论 0

摘要: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尊老敬老文化的象征。因为重阳节是九月九日,所以还被称为老人节,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将这天称之为老人节,就是希望老人们可以长命百岁,将最好的祝福送给老人家。重阳节

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尊老敬老文化的象征。因为重阳节是九月九日,所以还被称为老人节,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将这天称之为老人节,就是希望老人们可以长命百岁,将最好的祝福送给老人家。

重阳节被称为老人节的由来

重阳节之所以是老人节,是因为在1989年,重阳节被正式定为了老人节。其实重阳节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当时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人们会和亲朋好友一起登高躲避灾祸,希望老人们可以健康长寿。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一直以来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再加上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就被称之为重九,也叫做重阳。

重阳节为什么还叫老人节

在古代的时候,重阳节到来的时候正是秋天风景最美丽的时刻,于是当时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是会和亲朋好友一起出门登高望远,赏阅菊花,有消灾减祸的寓意。

九月九日还被称为老人节,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将这天称之为老人节,就是希望老人们可以长命百岁,将最好的祝福送给老人家。

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习俗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放纸鸢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鸢,线爱长”。纸鸢就是我们所说的风筝,广东、福建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3.登高

(1)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4.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少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

5.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重阳节为什么还叫老人节】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632326.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1060秒, 内存占用1.99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