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编写

 2025-01-20 00:48:01  阅读 880  评论 0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作用和优势,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力量,杷师范大学与基础教育、高校学术研究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我国教材编写的科学化水平,为我国提供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

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作用和优势,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研究力量,杷师范大学与基础教育、高校学术研究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我国教材编写的科学化水平,为我国提供一套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材,为提高全民族的语文素质作贡献,是编写本套教科书的一个基本目的。编写之前,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组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本套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做了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舒华老师的《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伍新春老师的《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研究》、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张大成老师的《汉语拼音教学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泉根老师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工作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实验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总结以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经验、教训,通过基础研究和对以往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本套实验教科书的编写力图解决三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编写

一是学习语文的兴趣问题,让学生喜欢语文;二是学习语文的方法问题,让学生会学语文;三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学习现代文化知识的过程,还是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的过程。“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是本套实验教科书总的指导思想。

“兴趣先导”指的是改变教材内容繁、难、多、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设计了丁丁和冬冬两个儿童形象,这两个儿童形象贯穿全书,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学会学习”指的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恰当的态度、习惯、策略和方法,逐步学会独立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整体推进”指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积累”指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继承发展中华文化,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

依据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参照基础研究成果,本套教科书在选编课文时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在符合学生各年龄段心理特点和认、读、写要求的同时,加强课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的联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文要符合时代精神,要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特别是要体现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全球意识,以及对多元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三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重视选文的文化“含金量”,注重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此,制定了五条编选课文的原则: 一年级

上册

已用于首批国家课程改革实验中,实验区教师、家长普遍认为,教科书中的课文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文质兼美与学习兴趣等各方面的关系。课文来源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常学常新的传统篇目,如《小小的船》、《乌鸦喝水》、《人有两件宝》等;

(2)选择最新当代儿童文学篇目,作适当修改,如《太阳》、《小鱼的梦》等;

(3)引进港台和外国语文教材的优秀篇目,如《学写字》、《想飞的乌龟》、《马莎长大了》等;

(4)根据教学需要自编课文,如《冬冬读课文》、《小母鸡种稻子》、《冬天是个魔术师》等,对这类课文,编写者集体字斟句酌,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5)优秀并适合儿童的古代诗歌,如《锄禾》等。从体裁来看,本册主体课文中,现代儿歌17首,童话6篇,浅近古诗4篇。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本册选编了更多的“新”篇目,目的是希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语文。

下册

共16个单元,包括主体课文33篇,“语文天地”中的供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现代诗文12篇,古诗文8篇。主体课文中,童谣、诗歌11篇,抒情、写景散文5篇,故事、童话17篇。所选编主体课文中,“传统篇目”11篇,“新”选编课文22篇,如《元宵节》、《水乡歌》、《春天的手》、《插秧》、《雨铃铛》、《好事情》等。

二年级

上册

共16个单元,包括主体课文27篇,“语文天地”中的供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现代诗文10篇,古诗文6篇。主体课文中,童谣、诗歌9篇,抒情、写景散文5篇,故事、童话13篇。所选编主体课文中,“传统篇目”5篇,“新”选编课文22篇,如《火红的枫叶》、《祖国在我心间》、《比本领》、《特殊的考试》、《可爱的娃娃》、《贺年片》等。

本套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舒华《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的研究成果和多年的课程改革实验经验,认为儿童阅读和习作所使用的汉字是不完全一致的,儿童认字与写字所遵循的认知规律也是不同的,从起始时间、字数、选字、指导方法、评价等通盘考虑,力图尽可能科学地安排识字、写字的教学序列。识字数量“上不封顶下保底”,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会写150个字,认读35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学生会写230个字,认读430个字。 有:

(1)借助汉字与图画的联系认识一些象形字和会意字;

(2)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3)拼音识字;

(4)在生活中识字;

(5)韵语识字,通过儿童喜欢的现代儿歌识字。简化汉字笔画名称,取消“横折折弯”、“横折提”等笔画的教学,直接称之为“走之儿”、“言字旁儿”。至于笔顺,遵照“严而不死”的原则,放宽要求。笔画和偏旁的名称在没有错误的原则下,尊重教师的习惯用法。本套教科书对拼音教学的内容和位置作了调整,把汉语拼音教学放在一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八单元,改变丁以往教材第一册开始就学习拼音的安排,先让学生学习部分代表汉字文化的象形字和一些常用字。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解决了学生学习语文一开始就学拼音,感觉枯燥无味、困难大的问题;二是突出了汉语文字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文化;三是解决了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问题。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后,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拼音教学之前的生字,“语文天地”也标注了拼音,目的是适应不同教师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拼音教学时间。在拼音教学中,适当安排阅读、背诵等内容,边学拼音边学汉字,力图拼音汉字相互促进。依据课程标准,本套教科书降低了拼音教学的要求,减少了难点。一年级下册采用主体课文不标注拼音,生字、“语文天地”中的阅读、背诵内容标注拼音的方式。

帮忙推荐几本适合初学者零基础学的生物学教材 人体生物!

感恩父母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

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或许,父母不能给我们奢华的生活,但是,他们给予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

父母为子女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你可以随时回到这里,享受父母的爱。感恩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我记得央视曾播过的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对妈妈说: “妈妈,洗脚!”就是这样的一部广告时至今日,仍在热播,它的感情动人心腑,不知感染了多少人。很多人为其流泪,不止为了可爱的男孩,也为了那一份至深的爱,和发自内心对母亲的感恩。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学会感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吧!

你都说了你是零基础,我建议你还是先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一生物下册以及高中生物必修三来一个初步了解,只有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看懂《人体生理学》。这本书是于吉人和张大成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

本书依据高等医学专科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系统体现了人体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全书共12章。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 血液、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五章 呼吸、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第九章 神经系统、第十章 感觉器官、第十一章 内分泌、第十二章 生殖

还有第二本,是《人体生理学学习指导》

朱文玉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与《人体生理学》主教材相配套的辅导用书。全书12章,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总结、归纳了各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另一部分是给出了大量的多种题型的练习题。本书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法,强化学过的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第三本书是《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没有实验场所

人体生理学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应认真完成实验。《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提供了14个基本实验:

实验一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二 肌肉的阈收缩、阈上收缩及最大收缩

实验三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示教)

实验四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五 血型的鉴定

实验六 心脏的期外收缩及代偿间歇

实验七 影响心脏的体液因素

实验八 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调节

实验九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实验十 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征

实验十一 影响兔尿生成的一些因素

实验十二 小白鼠胰岛素休克

实验十三 反射、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十四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机能定位(示教)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编写】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原文链接:https://www.yxiso.com/zhishi/1056452.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
院校搜的目标不仅是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更是成为每一位学子梦想实现的桥梁。我们相信,通过准确的信息与专业的指导,每一位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迈向成功的未来。助力每一个梦想,实现更美好的未来!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beimuxi@protonmail.com

Copyright © 2022 院校搜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BEIMUCMS 3.0.3

页面耗时0.0376秒, 内存占用2.02 MB, 访问数据库22次

陕ICP备14005772号-15